华熙生物:实现中国透明质酸的产业化

2023-08-10


67.jpg


作为全球透明质酸产业的开拓者、引领者,华熙生物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研发、生产、销售企业,2021年占据全球44%的透明质酸原料市场份额,并在研发技术、产业化水平、应用创新等多个领域引领行业发展多年。



全球透明质酸产业共发生过四次产业革命,其中有三次发生在华熙生物。第一次产业革命是透明质酸的鸡冠提取法,上世纪70年代左右发生在美国,当时获取透明质酸非常艰难,成本很高,因此只能应用在骨科、眼科,价格非常高昂。第二次产业革命是华熙生物在国内首次实现的微生物发酵法规模化生产透明质酸,使其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能够应用在护肤品和医美上。第三次产业革命是2011年华熙生物通过酶切法准确地控制透明质酸分子量,将其应用扩展至隐形眼镜护理液、计生、彩妆、洗护等领域。第四次产业革命是自2020年开始,华熙生物开始用合成生物技术、通过细胞工厂生产透明质酸,进一步降低成本,且更加低碳环保,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至生活用纸、纺织等新型领域。



对于华熙生物多次引领产业革命的本质,集团所做的就是要从基因开始实现先进的生物制造,以自身先进技术作为引领,站上创新的制高点。



如今“生物制造”已经上升到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上,更是全球各国竞争焦点所在。华熙生物致力于打造生物制造的标杆企业。在技术端,以合成生物科技为驱动,实现绿色低碳的生物制造;在制造端,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黑灯工厂、智能工厂。



透明质酸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和动物体内的高分子酸性黏多糖,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一个透明质酸分子能锁住1000个水分子,是目前自然界中最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

但是,透明质酸最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这是因为自然界的透明质酸分子量是100万道尔顿以上,直接往皮肤上涂抹很难透过皮肤屏障被吸收,这就让它的功效大打折扣。

2011年,华熙生物的研发团队在全球首次实现酶切法大规模生产寡聚透明质酸,自由控制透明质酸分子量大小,极大地拓展了透明质酸的护肤应用空间。

具体而言,酶切法可以通过酶把大分子的透明质酸切成中分子、小分子甚至寡聚的透明质酸。酶切之后透明质酸很容易渗透到皮肤里面,而且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还可以在不同皮肤层次里驻留。比如,中分子量更多地会停留在角质层里面,小分子量会进入到表皮层内部,甚至到真皮层里面去。这样就使透明质酸具备了多重护肤功效。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主任医师顾恒认为,应该从科学的角度解读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透明质酸的特性与功效。

华熙生物科研团队在细胞学实验中通过对比发现,小分子透明质酸对于清除自由基的效果非常好,其抗氧化效果比VC还要好。相关数据可以直接证明,小分子量的透明质酸还可以帮助修复细胞。从科学角度解释,这是因为透明质酸和CD44蛋白受体之间有很好的结合,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等。

小分子透明质酸细胞学实验数据

临床测试证明,消费者连续涂抹60天小分子透明质酸之后,皮肤厚度明显提升8.3%,这直接证明了透明质酸对促进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作用于角质层细胞,还可以促进真皮细胞的分化,促进伤口的愈合。

乙酰化透明质酸实验数据

此外相关实验还证明,通过改变透明质酸的性质也可以实现不同的功效拓展。比如乙酰化透明质酸,可以强化其修复和抗衰性能,而引入交联剂的透明质酸,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仿生膜,阻挡空气污染物对皮肤的刺激。

通过对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进行最佳的组合,华熙生物润百颜研发出INFIHA英菲智配透明质酸技术,它不仅可以强化皮肤韧性,同时能够促生内在的人体自身分泌透明质酸的能力,还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

与行业内单纯地拼成分、拼浓度相比,华熙生物技术真正做出了对消费者有意义的创新。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