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建文:
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液压机、机械压力机、色选机等各类高精专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其研制的液压机、机械压力机是“生产设备的设备”,被称作“工业母机”。
从纵横神州的高铁,到翱翔苍穹的“天宫”再到深潜大海的“蛟龙”……
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都有合肥合锻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的有力保障,合肥合锻智能制造的成就,离不开一位默默奋斗的企业家——严建文。
1990年,23岁的严建文放弃高校教师的工作,毅然选择投身实业报国并一头扎进自己热衷的科研领域。在辞职的几年里,严建文利用简陋的工具和设备先后发明出“汽车倒车语音提醒系统”、“汽车自动会车变光器”等划时代的前沿技术,产品一经推出便风靡市场。
严建文和合肥合锻智能制造的缘分始于2003年。
该年合肥合锻智能制造的前身合肥老牌国企“合肥锻压机床总厂”因经营不善导致濒临破产,当时的合锻机床厂,年营业收入不到8000万元,各类负债却达到2亿多元,几乎走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此时上级组织急需既有技术基础又有市场经验的专业人员带领合肥锻压机床总厂重振旗鼓。
在接管企业后,严建文并未急于如大家想象的那样大刀阔斧般的改革,为了找出问题的根结,严建文跑遍了全球同行业的工厂,不断探索和总结与国外顶尖企业的差距,最终拍板决定:技术革新。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复杂制造,非拥有高深的技术不能完成;高端装备制造业又是最简单的事,需要智慧、技术、踏实、勤劳、勇敢的工业人一步一步积累。”
在技术创新领域,为了不被卡脖子,严建文坚持带领合锻智能制造走自主研发的道路,确立了“自主核心技术、成果孵化、持续创新、规模经营”的技术创新路线。为此,合肥合锻智能制造成立技术中心,每年均会拨出相当可观的研发经费以保障核心研发顺利进展。
1985年,合肥锻压(合锻智能的前身)与德国Lauffer公司签订了引进快速液压机技术的贸易补偿协议,然而,在将金属成形机床的技术转让给合肥锻压后,德国Lauffer公司没有任何收益,最终双方合作失败。
“2003年我接手合锻智能制造后,再次欲与Lauffer公司第四代掌门人建立联系,但人家已不再相信我们。”回忆起再续前缘的几多艰辛,严建文说,15年来,双方有过无数次交流与合作,虽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信任就这样慢慢地重新建立了起来。
图为合肥合锻智能制造与德国Lauffer合作
最终,Lauffer家族决定把公司出售给严建文,因为Lauffer亲眼见证严建文带领合肥合锻智能制造从濒临倒闭到走向行业标杆,合肥合锻智能制造是一家有希望的企业,严建文是一名值得信任的中国企业家。
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国际化优秀人才,使得合肥合锻智能制造在技术上突飞猛进,在前沿技术开发领域,合肥合锻智能制造有着强势的技术力,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020年,合肥合锻智能制造成功研发生产用于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系统工程中球形核燃料元件生产的关键设备——圆柱形专用液压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图为圆柱形专用液压机
“高温堆核燃料元件生产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过去只有德国有能力制造,该课题也是我国全面形成高温气冷堆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难题。”对此,严建文回忆道。在合肥合锻智能制造攻关下,多项我国缺乏的技术被攻克,为我国工业制造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连续承担或参与5项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及1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解决我国工业发展上卡脖子难题。在这些足以载入中国成形装备制造业史册的丰硕成果中,合肥合锻智能制造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作出巨大的贡献,这离不开的严建文狠抓技术创新、寻求多点化开花升级的战略布局
“装备制造业强则工业强,工业强则国强。”
严建文认定自己这辈子的使命就是做“好”高端装备,做“长”合锻智能,做“靓”中国制造,在工业技术领域,合肥合锻智能制造不仅在传统成形机床领域保持优势,更要在光电、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2015年12月,合肥合锻智能制造收购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100%股权,进军光电分选领域。
合肥合锻智能制造积极打造“高端成形机床+智能分选设备”双主业发展格局,不仅要巩固自身在成形机床技术领域的优势,还要积极拓展高新技术领域,研究新材料如碳纤维等成形工艺和装备,为将来的装备技术革命提前做好储备。
以合肥合锻智能制造子公司—中科光电的智能色选技术为基础,研究工业视觉系统,搭配自身在成形机床领域的优势以及新材料研发,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致力于打造一套完整、全面、技术领先的智能制造体系。
图为合肥合锻1200吨辊底炉高速直接热成形液压机及生产线
双主业发力的同时,强势的技术力也为合肥合锻智能制造开拓了广袤的市场,收获了高额的回报。
作为如今国内知名的装备制造企业,合肥合锻智能制造构筑了高端成形机床成套装备和视觉工业成套装备双主业发展格局,研究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打破了国际垄断,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成形装备和视觉分选制造领域的中坚力量。
严建文也实现了他工业报国的梦想,不仅如此,其积极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奔走呼号,先后提交了涉及人才、制造业发展等领域提案、发言和建言近50件。2012年,严建文提交的《关于扶持装备制造企业提升工业装备水平的建议》,2021年提交的《加快我国高端数控机床产业自主可控发展的建议》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推动形成了国家首台(套)产品奖励政策和科研经费加计扣除政策。
如今,严建文在装备制造业一线拼搏,“装备制造业强则工业强,工业强则国强。”严建文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和担当,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以敢为天下先的自主创新精神践行实业报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