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院院长宋保亮:发现新的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

2023-08-14

宋保亮

fd.png

宋保亮,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主任、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生科学院生化与细胞生物所,获博士学位。2002-2005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2014年在中科院上海生科学院生化与细胞生物所,任研究组长、研究员。2014-至今,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授、院长。


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基金委糖脂代谢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科学探索奖等荣誉。


宋保亮长期致力于胆固醇代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创发现:阐明小肠胆固醇吸收的分子途径;揭示一条胆固醇合成调控通路;发现细胞内胆固醇运输的新途径与方式,这些成果为降脂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发表通讯作者论文50余篇,包括 Nature 、 Science 、 Cell 等。研究成果被选入经典教材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Cell Biology 、 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 等。其成果于2015年和2020年两度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18年入选“国内十大医学研究”及“中国心血管领域十大影响力事件”。


促胆固醇外排降脂新策略


胆固醇是哺乳动物细胞中不可缺少的脂类分子。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还可以共价修饰蛋白质,对胚胎发育和细胞增殖至关重要。但血液中高水平胆固醇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在人体内,胆固醇的代谢受严格调控。人体获得胆固醇的两个主要途径是内源从头合成和从食物中吸收。武汉大学宋保亮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胆固醇代谢研究,在胆固醇合成调控机制和小肠胆固醇吸收的分子途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创发现。该团队系统阐明胆固醇合成的负反馈调控通路—HMGCR降解途径,揭示进食上调胆固醇合成的分子通路,提出新的降脂策略。鉴定了小肠胆固醇吸收途径中的一系列重要蛋白,证明胆固醇由小肠细胞主动运输并阐明详细机制。并从新疆哈萨克低血脂家系中,发现新的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LIMA1。发现抑制ASGR1蛋白促使胆固醇外排入胆汁,进一步通过粪便排出机体,从而降低血液和肝脏脂质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有明显疗效。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