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CTO:开源开放平台,让开发者不用从第一行算法代码写起

2024-12-24

&f=JPEG.webp.png


百度作为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AI公司,与行业深入融合,目前在智能交通、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多个赛道落地,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标杆效应。近日,百度CTO王海峰分享了其在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方面的独特观点——


人工智能现在是算力、算法、数据的综合作用,这和早些年主要是研究算法有了很大的不同。人工智能正在渗透到各行各业,而每个行业有自己的问题要解决,有应用场景要突破,需要技术跟场景的深度融合。


技术的“融合创新”层面,一是深度学习平台和AI芯片的融合创新。以百度为例,飞桨是深度学习平台,“但我们并不仅仅是做深度学习这样一套算法平台,而是跟更底层的芯片结合起来。有了百度昆仑芯片跟飞桨深度学习平台的联合优化,使得效果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同时,算法还要针对场景和数据综合来创新,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王海峰说。


百度构建了有5500亿知识的大规模知识图谱,通过融合大规模知识,研发知识增强的深度学习方法,在解决语义理解问题上,参数规模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语义理解效果的大幅提升。同时,基于知识和语义表示关联并统一表示跨模态信息,在知识增强语义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语音、视觉和语言跨模态的语义理解。


王海峰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今天,从科学研究的角度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但从应用的角度实际上门槛在不断降低。”


人工智能开始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时候,不是每个行业都有足够多精通人工智能算法的专家。因此,我们需要有便捷易用的平台,能够让开发者专注于应用的开发,加速产业创新。如百度研发的飞桨平台,解决了基础的开发、训练、部署和模型库、开发套件等问题,并开源开放,让开发者无需每一个人都从第一行算法代码写起,可以直接调用。大幅降低了应用的门槛,更快推进产业智能化。目前,百度飞桨已凝聚超265万开发者,服务10万家企业,基于飞桨平台创建了超过34万个模型,在城市、工业、电力、通信等很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都有飞桨在发挥作用。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