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报道文稿
专题
企业产品
留言板
先进制造网,聚焦技术升级
观点
创新协同、梯度配置下的医药产业飞地模式剖析
飞地经济一度火热,它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产业共建、园区共建、要素共建,来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模式,建立起要素双向流动通道。作为独特的产业发展平台,飞地经济在医药领域发挥着什么特殊作用?有哪些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以及如何才能运营好飞地?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飞地经济为医药产业带来什么价值?飞地经济对医药产业的特殊价值,主要由医药产业发展的规...
政策支持“产业飞地”建设,什么是产业飞地?
日前,浙江省《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力稳经济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支持山区26县“产业飞地”建设,支持在中心城市和大湾区新区平台建立“产业飞地”。什么是产业飞地?产业飞地是指在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两个地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产业共建、园区共建、要素共建,来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模式。作为独特的产业发展平台,产业飞地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模式分析
【一】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模式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从2002年起步发展至今,对创业企业的扶持日趋增强,运作模式也日趋完善。从2015年年初开始,全国各省市级地方政府纷纷积极主导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掀起了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新浪潮。一、什么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呢?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又称创业引导基金,是指由政府出资,并吸引有关地方政府、金融、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股权或债权等方式投资于创业风...
各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成因分析
一、东北地区(1)生态环境问题:黑土侵蚀、湿地萎缩、森林破坏(2)主要原因1,黑土被开垦后,容易使黑土层流失;2,沼泽开垦导致湿地萎缩;3,林地超采,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导致森林资源减少。(3)整治措施1,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植树造林,加强土壤的培肥;2,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加强保护;3,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建设自然保护区。二、黄淮海平原(1)生态环境问题:旱涝、风沙、盐碱(2...
张晓兰: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途径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具有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目前,我国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培育阶段,产业环境持续优化,产业链基础良好。但同时,低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关键核心技术仍较薄弱、市场体系发展滞后、管理体系建设亟待完善等问题。对此,应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夯实低空服务基础设施支撑,强化低空经济核心技术攻关,带动技术突破和应用迭代发展,加大相关配...
专家解读2024经济“年报”,2025年更上层楼
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数据。这其中,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大家常说的GDP超过134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回顾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中国经济这艘航船遭遇了新的激流险滩,可以说一直是在顶风破浪前行。那么,最终出炉的这份经济年报“成绩单”该如何解读呢? 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无论是总量,增量,还是增速,都有亮...
微软CEO韦青:机器理解的不是概念,而是概率分布
时代的巨变有个好处,不管你多么先进,多么落后,在这个时代又拉平了。在这一轮的技术潮流下,我们如何重新获得定位?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思考。1. 冲着ChatGPT创新,等于拎包入住而没有自己的地基古人有一句话叫“圣人畏因,凡人畏果。” 有了理念、信仰、追求,才能产生结果,如果我们只抓着结果,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拿ChatGPT来举例子。当我们看到这个技术结果的时候,要相信它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
工信部:我国新材料产业还有32%的关键材料处于空白状态
我国高端新材料技术和生产偏弱,近年来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未能满足国内高端产品需求,材料强国之路任重而道远。根据工信部报告显示,我国新材料产业还有32%的关键材料处于空白状态,需要进口关键新材料达52%,进口依赖度高,尤其是智能终端处理器、制造及检测设备、高端专用芯片领域,进口依赖度分别达70%,95%,95%,存在巨大的国产化空间。16种新材料供应链国产化空间大碳纤维:我国企业产能扩张速度较...
碳纤维行业需求回暖,价格逐步筑底
自2022年下半年起,碳纤维行业供需矛盾显现,价格大幅下行,业绩显著下降。不过,2024年三季度碳纤维主要上市公司业绩在行业需求回暖之下出现拐点。随着碳纤维价格逐步企稳,应用领域的拓展,行业有望出现长期景气。
百度CTO:开源开放平台,让开发者不用从第一行算法代码写起
人工智能现在是算力、算法、数据的综合作用,这和早些年主要是研究算法有了很大的不同。人工智能正在渗透到各行各业,而每个行业有自己的问题要解决,有应用场景要突破,需要技术跟场景...
微软CTO:我们应该问自己,有没有对技术的信仰?
ChatGPT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将替代人类工作?我们人类又该如何与之共存?微软中国CTO韦青在本文利用工程师的底层视角,为大家揭开人工智能的冰山一角,探寻ChatGPT为何全球爆火。
蚂蚁CTO何征宇:AI是下一代的扫码支付
由ChatGPT掀起的AI大模型热潮仍在涌动。随着AI大模型的迭代升级,整个行业从“卷技术”走向“卷应用”,如何推动AI规模化落地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在蚂蚁技术日活动交流中,蚂蚁集团CTO何征宇向表示,可靠性、经济性、易用性是AI规模化落地的三大挑战。2015年5月27日,因光纤被挖断,部分支付宝用户两个小时无法登录账户,这次事件也成为蚂蚁历史上一次重大技术事故天被,这一天被称作为蚂蚁技术日...
氢能科学家谈氢能:如何把舵交通动力的终极方向?
目前氢能产业化仍然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快速充装的基础设施欠缺;另一个是长距离运输的短板没有补上。”虽然目前政策力度很大,但在规划层面仍不清晰。以广东为例,下游氢能企业众多,但基础设施如加氢站等建设不完善,氢气产能发展也因此受限。
曾少军:民营新能源企业家,怎样应对行业“内卷”?
编者按:近年来,新能源领域与中国的其他传统产业一样,出现了激烈的行业内卷问题,一半以上的生产制造企业出现利润大幅下滑的现象,有的企业甚至“亏本赚吆喝”,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针对新能源领域尤其是光伏、风能等成熟新能源产业“内卷”现象,先进制造网以传媒的特有敏锐触觉,持续关注包含新能源产业在内的中国各行业“内卷”的现象问题。 12月4日,由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主办,隆基绿能科技股份公司、泰州...
探索氢能的制-储-输-用全流程,开启能源新时代
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提出“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建立健全氢能‘制储输用’标准”等。9月7日的全球能源转型大会上,氢能动力摩托艇、现代NEXO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为代表的氢能产品吸引颇多目光,引发聚焦关注。 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新质”能源,正加快释放生产力,逐步成为助推全球经济...
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问题与对策
先进制造业不仅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更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竞争的制高点,它既包括新技术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包括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流程、材料、管理等改造提升后的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企业肩负着构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任,既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又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抓手。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尽管我国先进制造业集...
下一个马云将诞生在太阳能家用领域?
动力电池在储能领域或者家用储能领域的应用会发展起来,随着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发展,两者之间会配合使用,在美国,Power电池储能设备很多是跟家用太阳能发电板结合起来,太阳能发电,电池储能,电动车充电。因此,能源互联网也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一个领域。未来十年的创业机会在哪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的观点,或许能...
欧阳明高: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问题和技术突破
一些老问题,每年都会问,可能也是看我的态度有没有新变化。首先要说的就是,我对氢能和燃料电池总体看法是乐观的,不是悲观的,尤其是从整个氢能看更是如此。燃料电池是氢能的一个部分,但它是先导部分,是引领部分,或者说核心部分。氢燃料电池技术在这两年有重大突破,我们以前总是觉得燃料电池发展太慢了,跟动力电池没法比,现在燃料电池也到了一个技术突破的节点。上面讲电动汽车产业化到了一个爆发节点,电池技术突破...
绿色部署: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将达15万亿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1日发布,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一、主要目标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
博简科学:科学确认,我们的世界是虚幻的!那真实的世界是什么?
研究微观物质世界的科研人员都知道一个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 早期科学家在研究光的电子现象时,发现了一个世纪大秘密——被测试的电子,通过专业机器射出粒子,在双缝情况下投射出的不是两条直线,而是多个线条;而当实验者搭上了摄影机,屏幕竟然从多条直线忽然变成了两条合理的直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没有观察者的时候,电子通过双缝时呈现反常的“波”的性质,而当有观察者的时候,电子仿佛知道有人在看它似得...
博简科学:科学的尽头是伦理学?从猿进化到人,从人进化到什么?
用“意念”转化为机器可以识别的指令,这么烧脑的事你能想象吗?如果有一天你只需动下脑子而无需动手,机器就帮你做了一切事情,这样的世界到底是恐怖还是幸福?美国人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向一头猪的头颅中植入大脑芯片,芯片通过神经元检测到猪脑电波的变化,可以预测猪的下一步的动作。这种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残疾人灵活控制义肢,或者用来对抗癫痫、重度抑郁和帕金森等综合神经疾病。有人说,所有的科幻片都是...
博简科学:计算机网络生物工程,进化的后人类是一种现实存在?
人类自从诞生之后,就一直在彼此的斗争中生存,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这种斗争中生存的程度变得愈发激烈,为什么人种的混合共生在产生了科技爆炸性发展后,反而使人类的融合愿景变得异常光怪陆离?宇宙在大爆炸的那一刻,是否已经注定了未来的结局?138.2亿万年前,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大爆炸后20亿~30亿年间,茫茫星河类星体开始形成,之后的90亿年,使生命赖以存在的太阳终于诞生;距今38亿年前,地球上的...
博简科学:第六次地球生命大灭绝将来临?2035年我们将看到什么?
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我们知道这些生命诞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来自于太阳的光和热。因为和太阳的不同距离,地球产生了四季,但除了公转轨道外,还有一个因素在影响着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那就是纬度。对于极地的考察来说,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就是两极。为了对两极进行保护,世界各国达成了共识,不将这里的资源据为己有,而是进行共同的研究和开发,让这些地方造福人类。 北极考察之旅2019年,多个...
谭天伟院士:绿色生物制造改变未来
从上世纪40年代氨基酸的大规模发酵和生产,到用生物制造生产青蒿素,以及近几年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如今生物制造已经成为利用生物技术把产品转为工业化的一种重要制造模式,也成为绿色发展的“突破口”。美国、欧盟、中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生物制造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抢抓全球生物经济发展机遇。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发展生物制造?生物制造对于绿色发展又有什么重要作用?我国生物技术重点发展方向在哪里?在近...
关于“科创飞地”创造“新引擎“的再思考
“飞地经济”是区域产业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印发《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其由地方多元探索实践,上升为国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举措。长三角“飞地”合作实践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下,近年来形成的“科创飞地”模式,构建了产业要素流通的“双向”通道,点燃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引擎”。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就是“...
碳纳米管:“特立独行”的神奇材料
你知道世界上最“黑”的材料是什么吗?近期,国外一所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碳纳米管制造出一款材料,可吸收99.96%以上的入射光,堪称材料家族中的“黑洞”。无独有偶,同样是碳纳米管材料,研究人员利用超过1.4万个碳纳米管晶体管,制造出16位微处理器芯片,并向世界发出了“Hello, World”的信息。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拥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具备诸多超乎寻常的力学、电学、热学等物理性能和化学...
瑞松科技董事长孙志强:加快培养机器人“链主”
自3月5日起,2023年全国两会大幕开启,高质量提案、建议频出。 而一份好的提案、建议一定来自于一线的深入调研。在两会召开几个月前,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开展了一次深入的调研,他走访了广东、江苏、安徽等地多座城市,深入了解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的难点、堵点问题。 “实现机器人产业自主可控,特别是加速推进中高端领域的机器人国产化刻不容缓。”作为一...
海河产业基金董事长王锦虹:培育经济新动能
“新的一年,海河产业基金将继续推动壮大先进制造业,促进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在做优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更大建树。”海河产业基金董事长王锦虹在谈到如何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说。 辛勤耕耘5年的海河基金,已是资本界的知名品牌。截至今年12月末,海河产业基金参与设立并已完成首期实缴出资的产业投资母基金52支,合计认缴规模1271.66亿元,带动各类资金累计实缴超621...
今飞凯达董事长葛炳灶“支招”制造业转型难题
作为制造业的深度参与者,今飞凯达董事长葛炳灶密切关注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话题。在他看来,当下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已成为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改变市场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数字化加速制造业转型 作为一名深耕制造业数十年的企业家,葛炳灶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加强企业创新,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积极探索。2022年年底,今飞凯达携手中国电信、华为,联合打造了金华首个“5G定...
人工智能技术再探索,脑机接口有望掀起新热潮
近段,ChatGPT掀起的人工智能话题,热潮一波接一波。在技术产业化的落地过程中,人类技术的发展,可谓后浪推前浪。继2021年埃隆·马斯克创立的一家初创企业把一块微芯片植入了猴子的大脑,实现靠自己的意念玩电子游戏等。2023年5月4日中国科学家更上一台阶,在北京成功实现全球首例非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实验,帮助猴子实现脑控机械臂。它的先进之处在于从“侵入式脑机接口”升级为“介入式脑机接口”...
科学大咖共话人工智能前沿科技与应用落地
“世界上不存在终极理论,科学永远在发展。”5月17日,“2023搜狐科技峰会”在北京举办。从宇宙文明、天文卫星、人类永生,到核聚变、6G通信、脑机接口,再到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启幕下的行业变革,峰会聚焦前沿科学突破,展望人类更遥远的未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表示,经过数十年的开放改革,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可能比父辈有着发家致富之外更宽泛的关注和人生目标。大众媒体对科技...
硬核新技术 经济新赛道 治理新课题——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观察
AI书法机器人现场挥毫泼墨,手指简单触碰就能遥控千里之外的码头集装箱装卸……走进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科技展现场,仿佛置身未来,给人无限遐想,这可触、可感的现实似乎提醒我们:未来已来! 当前,人工智能大潮汹涌。它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全球经济、产业、创新的格局。人工智能如今的面貌和未来前景是怎样的,让我们到现场一探究竟。 新科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18日,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拉开帷...
世界智能大会:人工智能三问
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智能生活是否已悄然而至?人工智能如何安全发展?……18日,在天津拉开帷幕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千余位院士专家与企业家一起,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生的深远影响,用碰撞的智慧描绘出未来图景。这是5月1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拍摄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会场一角。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带来哪些改变?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一批现象级应用出现,生成式人工智...
人工智能技术重构传播生态
引言:近年来随着算法推荐、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不断发展,国外传媒领域对人工智能的探索运用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传媒业进入智能时代,媒体智能化正在重塑国际传播领域的原有生态。1.人工智能初遇传媒业“人工智能”的概念自提出以来,经过了60多年的演变。1950年,“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预言了创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的可能性。1956年夏...
镁合金给挂车“瘦身”,减碳效果再提升
近日,国内首台镁合金轻量化挂车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交付。这辆堪称最“镁”的挂车,由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与陕汽集团德创未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组成的“科学家+工程师”团队研发,实现了我国挂车的“轻”装上阵。 该车镁合金用量超过800公斤,单车镁合金用量占比超过10%,最大单体镁合金制件尺寸为13米,相比原钢制方案综合减重近1吨。镁合金轻量化挂车可显著提升公路货运经济效能,该...
赵杰:机器人产业链是超越产业链的机器人生态
“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将持续保持工业机器人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当下,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杰,在2023机器人科技创新论坛暨第二届张江机器人生态峰会作主旨演讲。从我国的机器人产业链来看,上游短板比较突出,特别是高端零部件、专用芯片、功能软件,对外依存度比较高;中游机器人整机产品的正向设计技术尚未突破。下游的高端应用市场很大,但在系统解决方案方面...
聚焦“未来产业”:数字科技何以成为 “内驱力”?
从发展数字新经济、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到抢占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三个新赛道,打造五个未来产业集群……近年来,上海以数字科技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不断“提速”。 如何更深层次激活数字科技潜能,为未来产业健康发展筑牢基石,引导数字经济成为“双循环”强劲动能,是上海迈入数字化转型“深水区”后亟需直面的问题。在主题为“数字科技:变革、跨越、瞻望”的“中新·申见”前沿圆桌访谈中,业界人士对此...
2023制造业发展趋势与转型洞察报告
伴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制造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也在经历巨大转变。从范围上看,数字化正融入到企业转型的各个方面,驱动企业产生组织高效、生产智能、流程优化等转变;从技术视角看,更多前沿数字技术被应用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场景,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 前不久,腾讯云联合腾讯研究院发布《2023腾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洞察报告》(文中简称“《报告》”),重点阐述了2023年企业数字技术应用...
如何用数字孪生技术提高机器人教学效率
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背景下,“机器换人”,由机器人替代重复性及危险性的工作,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未来实现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保障。但是随着产业转型不断向前迈进,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数字化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却越来越大,尤其在机器人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更为凸显。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不仅是在减速器,伺服电机,关节模组及其他如机器人视觉等领域的研发难度高,其操作难...
张振刚:以数字孪生技术助力制造业创新
文 | 张振刚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科技革命与技术预见智库主任全球科技创新正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产业结构。广州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广州制造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但是,广州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也面临着挑战。一是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广州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的企业数量尚待提升,在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和中国质量奖等...